我们都认可,情商比智商更重要。在成人的世界里,我们努力做管理情绪的高手。可有趣的是,在面对小孩子的时候,很多人就忘记了这一点。
很多家长乐于谈论孩子会背几首唐诗,会念多少单词,会计算多少以内的加减法。却往往忽视了孩子任性、缠人、哭闹、发怒、霸道、犟嘴、胆怯、孤僻等情绪化行为,或者认为孩子还小,大了就好了。
不可否认,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,我们可以等一等,慢慢来。但这个等一等绝不是袖手旁观地、不作为地等待。如果您对孩子的未来怀有美好的期许,认同情绪管理要从娃娃抓起,您不妨做一名“五色”家长。
壹
和颜悦色
释义:脸色和蔼喜悦,形容和善可亲。
每个孩子的气质、情绪稳定性都会有差异。一般而言,孩子越小,情绪稳定性越差。父母要检视自己的情绪状况,易发怒的父母很容易带出情绪不稳定的孩子。
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家长对孩子大声地呵斥:“快点儿,听到没有,再磨蹭我打你了。”“真笨,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?”“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讨债鬼?”……做父母的往往认为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自己的威严,能让孩子更听话。
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方法吗:蹲下来和孩子说话。无论是在自己、亲戚、朋友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,当你要对孩子说什么的时候,请试着蹲下来,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,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,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,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。
你会发现,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,孩子不仅更愿意听你的话,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“命令”,同时完成得更快更出色。
孩子的可塑性很强,父母处理事情态度温和而坚定,以健康、稳定的人格去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并帮助孩子学习控制情绪。相信会在孩子的内心洒下灿烂的阳光,帮助孩子养成乐观积极的心态。
贰
不动声色
释义:在紧急情况下,说话、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,形容非常镇静。
小孩子会给大人带来很多快乐,也会惹出不少麻烦。比如家里来客人时,大人只顾着说话,孩子有失落的感觉,会故意“不听话”,敲敲打打制造噪音,扮鬼脸在眼前跑来跑去,希望借此引起大人的注意。
这时,千万别恼,你要视变不变,视乱不乱。轻轻地摇摇头,或悄悄地对孩子瞪瞪眼睛,他(她)就会明白的,完全没有必要大声说出来。
还可以提前告知孩子,达成默契,就当成是你们之间的小暗号:“一会儿客人来了,如果你看见我摇头,那就说明不能那么做;如果我点头,那就是同意了。”孩子会觉得有趣,乐于听话,当客人走后,要及时表扬,具体地说出哪做的好,强化好习惯。
当你喂TA喝汤时,TA说“我自己喝”,当你帮TA穿衣时,TA说“我自己穿”,可能TA会弄得满身汤汤水水,可能TA会把衣服扣子系错,但我们不要打击孩子的兴致,要不动声色地笑眯眯地看着孩子,信任TA,鼓励TA,给TA学习的机会,否则你一着急,包办代替,孩子将永远不会“长大”。
叁
察颜观色
释义:观察别人的脸色,以揣摩其心意。
相信大家对待孩子的健康,都会察颜观色。例如:孩子今天怎么情绪低落,不如往日活泼,你会自然而然伸出手去,放在孩子的额头上,是不是发烧呀?看到孩子食欲不佳,你会在饮食上注意少油腻,熬梨汤降降秋燥;玩电脑时间长了,孩子不停地眨眼睛,你会轻拍孩子的身体给予提醒……这些,大多数家长都是合格的。
但我要说,对待孩子的情绪,我们更要多多察颜观色。我们要了解孩子,必须多跟孩子亲密接触,从TA的语言及行为中体察TA的想法、喜好和内在需要。
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、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,TA的情绪会低落,会难过半天。如果我们没有看到,不理不睬,或者只是一味地告诉TA“没关系,你是男子汉,坚强一点”,“这有什么好难过的”,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TA的心情,若父母说:“你很难过吧?我要是你也会舍不得的。”相信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。
肆
平分秋色
释义:比喻双方各得一半,不分上下。
做一个童心未泯的家长,抛开“大人”、“长辈”等身份。尊重孩子,平等相待,像好朋友一样。
大人会把好吃的留给孩子,孩子认为那就是我的。朋友有好吃的都要吃一口,孩子就学会了分享。
大人会忍住辛苦,也要照顾好孩子。朋友则会示弱,“头疼,宝宝帮我揉揉就好了。”孩子因此学会了关心别人。
大人会讲许多大道理,空洞又没有营养。朋友多用童真童趣的语言,比如:“你猜猜看今天妈妈遇到了什么高兴事?”“我知道你在幼儿园吃的什么。”“知不知道为什么小孩子最喜欢游乐园?”“如果有一天,恐龙重新统治地球……”等问题,孩子会乐于倾听和表达。
大人想要多多地赚钱,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。朋友会享受生活,闲暇之余,哪怕把旧报纸揉成球踢来踢去,孩子也会笑得像一朵花,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欢乐。
伍
直言正色
释义:谓言语正直,仪容严肃。
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孩子需要了解基本的社交礼仪,遵守交通规则,遵守作息时间,养成卫生习惯,杜绝安全隐患。可是这些往往会让孩子感觉受到了束缚,他们会用哭闹、发怒、摔打等行为反抗。
这时,我们要给孩子讲明白,如果他们做得过头了会发生什么。直言正色并不是让你惩罚、恐吓、打骂孩子,而是平静而坚决地提出要求,坚持自己的主张。
给孩子立规矩,信号要明确,指令要简短,内容要清晰。如果小家伙认为有商量的余地,他们可就不会把你的规则当回事了。只要我们认真,坚持正确的做法,孩子是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的。这样,他们就懂得在规则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绪,养成良好的习惯。
关注微信 |